豆瓣9.2的高分纪录片,不该“沉没”于票房大盘
历史滚滚而过,许多故事和事故,都如沉没的巨轮,掩埋在时间的泥沙之下。《里斯本丸沉没》本身围绕一艘逐渐为人所遗忘的沉船展开,如一把有力的船锚,深深扎入幽暗深海,将一段惊心动魄且鲜为人知的往事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由方励执导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于9月6日上映,截至9月11日11时,豆瓣评分高达9.2分,比同期同样凭借口碑逆势而起的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还高出0.2分,拿下近年来华语电影的最高评分。
《里斯本丸沉没》豆瓣评分高达9.2
影片以对里斯本丸沉船的寻找与定位为起始,仿佛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探秘之旅。从导演方励执着地探寻沉船的位置开始,我们便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悬念与未知的世界。跟随着电影,不仅是对一艘沉船的追寻,更是对一段被遗忘历史的抢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荒唐,也看到了人类对历史真相的敬畏与执着。
1942年,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悬挂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导致“里斯本丸”被美军潜艇误判为战船后发射鱼雷击中。埋葬了800多个亡灵的那片海域,沉没了大半个世纪,直到从事海洋科学探测半辈子的方励,因为兴趣跨界去拍电影,监制了韩寒的《后会无期》。在舟山当地,渔民们云淡风轻地说起惊心动魄的往事,“当一艘船沉入海底”,成了电影的主题曲,也成了方励一桩百转千回的心事。
方励在拍《后会无期》时在舟山听说了里斯本丸的故事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选之人”,方励拍《里斯本丸沉没》的故事大概是个绝佳的证明。怎么会这么巧,会有一个人,既是海洋科技方面的科学家,又是极为专业的电影人。而仅仅依靠专业背景远远不够,曾经为了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争取排片“惊天一跪”的人,为了记录下这段历史的影像,又一次成为了一个不惜倾家荡产的理想主义者。
2016年,方励带领工业团队,利用先进的声呐探测技术定位了“里斯本丸”沉船的位置。
声呐扫描出沉船的三维图
这本已经是一个创举,也获得圆满的成果。而身为创作者的好奇心选择继续探究这段历史。当时尚有幸存者在世,一切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这样一部影片。八年时间,方励和团队奔走于中、英、日、美等多国,只为拼凑出那段完整的历史真相,将埋藏于深海的数字重新打捞,“复活”成为一个个鲜活的人。
鲜活,是这部纪录片动人的原因。大概没有人能不哭干一包纸巾走出电影院。
在“里斯本丸”沉没的 25 小时里,英军战俘们在绝望中奋勇自救,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场景令人揪心。被困在封闭船舱内的恐惧、破舱逃生时的决绝,每一个画面都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与挣扎。从幸存者的讲述中,还能感受到那些至暗时刻的恐惧与悲壮,战争在无情地掠夺人们的生命,而还有人在争分夺秒的生死抉择中捍卫人性的尊严。
去听一听那些故事吧,那些朴实无华却无比准确的用词和字眼,是任何虚构作品都无法揣度的深刻和战栗。
船上逝去的都是年轻鲜活的生命
本片历史顾问托尼·班纳姆在片中指出,这起历史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犹如一出三幕式戏剧。前文中经历了生死考验的英军战俘因中国渔民的突然出现带来希望与情绪转折如“神来之笔”,是历史真实的展现,亦是作为一部影片颇具有效性的叙事策略。而渔民后代平静地讲述当年的营救经过,似乎一切都没那么惊天动地,却又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
当年参与营救的舟山渔民林阿根(中)
从叙事结构上看,《里斯本丸沉没》有着精妙的节奏把控,始终吸引着观众牢牢跟进,绝不沉闷和说教。通过多视角的叙述,逐渐勾勒出“里斯本丸”事件的背景和起因。英、日、美三方的视角相互交织,让观众得以全面地了解这起事件的复杂性。日方船长后人的复杂反应,美军潜艇机械师后人的访谈,都为这段历史增添了更多的维度和深度,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类在战争面前的共同悲哀。
这部关于沉船的纪录片,没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也堪称一部极好的战争片。好的战争影片,都不止于描绘战争的惨烈,而是让人在战争之外保持警醒与反省。战争也绝不仅仅发生在那些炮火纷飞的当下,也没有人能完整地离开战场。在那些以为时过境迁的岁月里,一个不经意的物件或是动作,依然会撕扯着令人无法释怀的伤口,令人痛哭,甚至死不瞑目。
如方励所说,他“抢”到了这段历史。如今电影记录的幸存者已经离开,而电影将这些珍贵的时光与讲述定格。这次电影对沉船的打捞,是对施暴者的揭露,是对逝者及其家属的告慰,也是对今人的提醒和警示。
《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被市场低估的“大片”,高口碑的另一面,截至9月11日11时不到400万元的票房着实令人不甘。本周中秋将至,新片云集,希望它还有被更多人看见的机会,让这艘船不再“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