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募资45亿扩产,德赛西威“钱紧”中抢市场

admin 2024-09-15 17:46:03 34
募资45亿扩产,德赛西威“钱紧”中抢市场摘要: ...

  经济观察报 撰文/周信

  为提升市场份额,不惜牺牲毛利率。上半年,德赛西威的毛利率同比下降0.33%至20.33%,而2023年其销售毛利率为23.03%。

  在上半年取得业务层面的增长之后,汽车电子部件企业德赛西威(全称“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20.SZ)开启了新一轮产能扩张之路。

  9月7日,德赛西威宣布,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亿元,投资于中西部基地建设项目(一期)、位于广东惠州的智能汽车电子系统及部件生产项目、智算中心及舱驾融合平台研发项目。

  对于扩增产能的原因,德赛西威方面向经济观察报表示:“我们的经营布局在不断匹配市场快速增长,这几年订单需求不断增加,我们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公开资料显示,德赛西威成立于1986年,业务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身信息与控制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智能驾驶辅助安全系统及部件等。

  在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大趋势下,成立多年的德赛西威在近些年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德赛西威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增长超过30%。但与此同时,德赛西威上半年的现金流同比下滑233.35%,销售毛利和毛利率也呈现下降态势。

  由此,德赛西威为何仍一路扩张不止?德赛西威执行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经理李乐乐近期表示,德赛西威的战略一定是要做高市占率,因此要继续加大投入。

  国内某智能网联公司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表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域控激烈的竞争仍将长期存在,德赛西威正面临车企自研自产、华为车BU等头部综合供应商的挑战。

  业务增速放缓

  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赛西威的座舱域控装机量为35.32万套,市场份额占比15.2%,超越为特斯拉代工的和硕和广达,位居第一;智驾域控的装机量则达到27.47万套,市占率23%,几乎与和硕、广达齐平。

  虽市占率高居行业第一,但德赛西威仍在设法提升市场份额。李乐乐曾表示,智驾领域还有庞大的市场,15万—20万元区间车型的智驾渗透还较低,增量市场会进一步地释放和快速发展。

  2023年,国内乘用车前装市场累计标配智驾域控达到183.9万套,同比增长约70%,但渗透率仅为8.7%;今年一季度,国内市场座舱域控前装交付量达到 102.6万套,搭载率为21.5%,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均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为提升市场份额,德赛西威不惜牺牲毛利率。上半年,德赛西威的毛利率同比下降0.33%至20.33%,而2023年其销售毛利率为23.03%。此外,虽然德赛西威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5%,但近三个季度,其营收增速持续下降。2023年第四季度,德赛西威的营收增速为54.24%,今年一二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滑放缓至为41.78%和34.02%。

  自动驾驶行业资深从业者杨剑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德赛西威在发力智驾领域,但自动驾驶芯片的价值已经占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50%以上,上游芯片的价格和供应情况对智能网联公司的成本控制、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这或是德赛西威毛利承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智驾领域,智能座舱域控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20—25万价格区间的汽车市场中,和硕、广达的上半年市占率达43.2%,德赛西威市场份额下滑至8.6%,降幅近半。而车联天下、镁佳科技、博泰等加速抢占市场。

  “20万—25万元区间的市占率降幅近半,但上半年其整体市占率仍是第一,说明德赛西威的域控产品在往价格更低的车型上发展”,北京某智能网联汽车公司负责人陈祥表示,这也是德赛西威毛利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因为价格低的车型对供应商域控的价格更敏感。

  多方竞争者“抢食”

  由于公司成立时间较早,德赛西威在行业中拥有一些先发优势。在德赛西威的业务结构中,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68.12%和22.81%,其总营收的93%来自国内市场。但德赛西威眼下面临着很多“后来者”的挑战。

  首先,整车厂对于智舱和智驾的自研战略,对德赛西威的影响很大。目前,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业务发展主要依赖于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但小鹏汽车的智驾域控已选择了捷普电子作为代工厂。2023年理想汽车占德赛西威的客户比重达23.6%,其也不排除将会采用代工模式。

  “座舱方案的技术壁垒并不是很高,但利润却相当可观,车企不仅会找多供应商压价,甚至是寻找代工厂。”陈祥表示,因此,除了第三方供应商,代工厂将会对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业务构成很大威胁。

  对此,德赛西威方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部分车企有打造全栈能力的需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降本,但从现状来看,自研是部分车企在特定时间内的选择。

  智能驾驶领域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去年,通过“车企自研+代工”模式配套的智驾域控超过了80万套,占比超40%。随着头部车企争相投入智驾,尤其是开展核心算法自研,域控领域“车企自研+第三方代工”的趋势正越来越明显。

  “因为代工厂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所以今后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会直接导致如德赛西威等一级供应商的毛利、利润下降。”杨剑说。

  其次,智舱、智驾领域的“后起之秀”对德赛西威形成了步步紧逼之势。例如,博世参投的车联天下,其座舱域控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4.9%,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8.4%。此外,亿咖通、华阳通用、航盛等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再者,国际大厂转型以及一体化供应商的出现,给德赛西威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压力。例如,华为车BU目前已成为车企用以宣传其智驾能力的专用名词。Momenta、小马智行、知行科技等自动驾驶方案商,在经过软硬件一体化后也具备了竞争优势,地平线、科技等高阶自动驾驶芯片商,也在横向朝着智能座舱领域扩张。

  “大疆旗下卓驭科技的城市NOA方案成本仅7000元。”杨剑表示,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卓驭科技也获得了大众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等车企的青睐,在低端市场对德赛西威构成了压力。

  海外探索尚未起效

  面对国内市场的内卷,德赛西威将目光瞄向了国外市场。今年上半年,德赛西威获得了丰田汽车的海外订单,其位于德国魏玛的欧洲新科技园区和西班牙智能工厂也开始建设。

  德赛西威方面表示:“德赛西威对出海是很坚定的,把这个当成一项长期战略来做,这几年赶上中国汽车出海的浪潮,实际上公司十多年前开始就布局海外市场了,所以能看到我们这两年海外的营收也在快速增长,对此公司也制定了新一期面向海外的组织架构,来支撑下个阶段国际化的增长。”

  一位熟悉德赛西威海外项目的人士表示,德赛西威拿到丰田的订单仅1万个左右,仅占丰田海外体量的很小一部分。

  德赛西威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境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2.27%,产品毛利率为20.30%,高于国内市场;不过,其上半年境外销售占比为6.49%,同比下降了1.26%,且境外销售的毛利率也同比下降了0.59%。

  事实上,在欧洲、日本、美国等海外市场,除了特斯拉以外,通用、福特等品牌的高级智驾上车量产的速度都不快。“海外车企对供应商的选择比较保守和谨慎,对所有中国供应商而言,开拓海外市场都并不容易,”杨剑说,对德赛西威也一样,既然都布局了十几年了,但依然没有明显成绩,那说明海外客户没那么容易被说服。

  值得一提的是,德赛西威管理层减持公司股票的消息不断引发关注。自2021年起,就有代表德赛西威管理层的持股平台开始减持股票。德赛西威大股东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在2023年7月减持了不超过1100万股,2024年又减持540.64万股。神华投资也选择减持德赛西威不超2%的股份。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