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城市丨济宁重拾运河荣光(上):运河之都,转型归来
提起大运河,人们会谈论苏杭的江南风雅,会畅想淮扬的商贾云集,却也不能忽视济宁的厚重与荣光。
山东济宁是大运河的地理分界点,大运河“水脊”南旺枢纽正是位于济宁境内。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明清两代曾长期将河道总督府驻扎于济宁,也让济宁在大运河的滋养下成为重要的枢纽节点城市,获誉“运河之都”。
随着铁路等运输方式的兴起,大运河的漕运功能在清末被废止,那些因运河而兴的城市迅速陷入沉寂,济宁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人们突然惊喜地发现,那个似曾相识的济宁正升级归来。
大运河的支流龙拱河畔,一个智慧化集装箱内河港口——龙拱港已然成形。走进港区,难见人影,只见自动化轨道吊不停地升降腾挪,无人卡车满载集装箱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梁山港内,可容纳90万吨煤的钢结构封闭式储煤棚震撼伫立,自动化装卸设备井然有序地忙碌着,煤炭“车转船移”,却不见粉尘弥漫。
不知不觉间,济宁已建成千吨级泊位25个,港口吞吐能力超8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80万标箱,强势重回运河航运“主力阵容”。
水运,这个曾经被认为“落后”的运输方式,正凭借其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等优势回归人们的视野。尤其在大宗商品运输方面,水运性价比更为凸显。或许是因为自古就有水运基因,存在“肌肉记忆”,这一次,济宁超前完成了布局,当下正抢抓机遇,全面发力,立志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低调潜行已久的济宁,已准备好再次勇立潮头。
1.大运河的分界点
一条运河波浪宽。
大运河济宁段。 济宁发布 图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水路交通系统,也是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经浙江、江苏、山东等多个省份,千百年来滋养沿岸无数百姓,也成就了一批因运河而兴的名城。用现在的话说,大运河堪称“一线城市”的缔造者。
其中就有济宁。
济宁古称任城、任阳郡、济州,明洪武元年设济宁府。风风雨雨数百年,又经历数轮区划调整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济宁地区,改置为地级济宁市。目前,济宁下辖任城和兖州两区,以及梁山等7个县,代管曲阜、邹城两大县级市,是鲁西南,更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重要中心城市。
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在运河时代,济宁更为高光。
对于大运河来说,济宁是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分界点:大运河由南到北上千里,海拔并非一成不变,其“水脊”,也就是海拔最高点在济宁的南旺镇,这就是所谓的“漕路三千里,南旺居其高”。若把京杭大运河的地势画成纵向剖面图,以江淮水面为0点计算,南旺足足高出水面30多米。如此一来,一到枯水期,水源不足、“水脊”见底的大运河会直接陷入断流困境,水运更是无从谈起了。
南旺枢纽运行肌理图解。 山东水利 图
对此,古人在海拔最高点南旺创造性兴建了南旺分水枢纽,以及疏河济运、设柜蓄水、建湖泄涨、防河保运及建闸节流等一系列结构缜密的配套工程,实现了对水量的人为控制,从而不再被大自然所支配。这一举措,也确保了大运河随后数百年的水运畅通。
基于此,作为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技术的最高成就,南旺枢纽被称作“江北都江堰”,可谓名副其实。
2.南北交融
南控江淮,北接京畿,闭则锁钥,启则通关。由于济宁地理位置特殊且如此重要,明清两代曾长期将河道总督府,也就是国家河道管理的最高机构设于济宁。
要知道,古代“功莫大于治河,政莫重于漕运”,运兵、运粮、运盐,运河治理和运输时刻牵动着王朝的经济命脉。
如此一来,济宁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国家交通枢纽、商贸重镇。当时的济宁可谓南北通衢,不分昼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座夜经济的样板城市。
商贸繁荣也带动了济宁城市文化的蓬勃发展。作为北方城市,济宁却深受南方影响,在诸多方面和江南文化有相似和关联之处,被誉为“江北苏州”。
宋代以后,苏州、扬州、杭州等地的富商为享受生活,开始大规模建设私人园林,这股风气也北上延伸至济宁。时至今日,济宁城内仍保留有一些颇具江南风韵的园林,比如位于任城区文昌阁街的吕家大院。
济宁城内还有一条风格类似于苏州观前街的街巷,竹竿巷。“元代以后,南方的毛竹、篙竹等开始沿着大运河向北方贩运,大多在济宁上岸中转和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竹编工匠选择在济宁上岸,开起了竹器铺,逐渐形成了这条竹竿巷。”济宁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赵洪磊告诉澎湃新闻。
而由于竹匠多来自南方,店铺多沿用了南方建筑样式。要是下起微微细雨,置身竹竿巷,可能真要错把济宁当苏州了。
俯瞰竹竿巷。任城发布 图
济宁当地很多美食都有南北交融的特点,比如玉堂酱园。赵洪磊介绍称,玉堂酱园位于任城区济阳街道南门口西侧,老运河南岸,是清乾隆四十五年,由苏州戴姓商人在济宁开的一家酱菜铺子,当时名为“姑苏戴玉堂”。
戴家的酱菜以苏州潘万成酱园的制作技术为基础,结合北方口味,对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进行了改造,颇受南来北往客商们的欢迎,清嘉庆十二年,店铺陷入经营危机后被转手,并更名为“玉堂酱园”,至今仍风靡于市面。
3.运河式微,地方精英担大任
因为大运河,济宁文化之交融,在北方城市中显得如此特别。
学者孙竞昊在《经营地方 : 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一书中指出,鉴于济宁和大运河的关系,需要重申,一个地方的认同或属性并不全然取决于其地理区位,还取决于其在与地方经济取向相关的交通网络中的位置。
所以,随着大运河水运功能的衰落,济宁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沉寂。
清末,因战乱及维护不力致使河道淤塞,加上铁路等新兴运输方式的兴起,昔日辉煌的大运河漕运逐渐成为历史。
尤其大运河济宁以北段,长期处于“通水不通航”的尴尬状态,济宁由大运河通航中点变成了北端终点。随之而来的是,济宁也不再是经济中心,上海、天津、广州、青岛等沿海城市成了新的“弄潮儿”。
不过,济宁并没有完全沉寂。孙竞昊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济宁的地方精英发挥了一定的能动作用,他们从当地受益于交通条件的旧事中汲取经验,并在建设新的交通系统的基础上,较为成功地将城市改造,以适应新的经济与政治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济宁被边缘化的趋势。
比如火车站。据《济宁市志》介绍,清宣统元年(1909年)5月,济宁绅商袁景熙等人以济宁地方商业繁盛,商旅辐辏,实为南北水陆联运的枢纽为由,要求正准备开工的津浦干线改经济宁。
几经争议周折和多次复勘审议,当局批准允许修筑兖济支线,建济宁州站,也就是现在的济宁站,与运河码头相接。对于煤炭储量丰富的济宁来说,济宁站对于当地煤炭外运等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4.“无中生有”梁山港,唤醒水运基因
时光来到2009年,西起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市的瓦日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这条铁路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按30吨重载铁路标准建设的铁路,于2014年建成通车。
瓦日铁路在济宁境内经梁山县北部,再一路向东。这条东西向的超级货运线,距离南北向的大运河航运北端终点已经不远。
何不打通瓦日铁路和京杭运河,实现铁水联运?
相比铁路、公路运输,水运一度被认为是“落后”的运输方式。但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水运的价值正在得到重新挖掘,尤其对于大宗商品来说,水运优势几乎无可比拟。从运输成本上看,水运物流成本分别是铁路的1/3、公路的1/6。
说干就干。2011年12月,按照济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当地国企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开始超前布局港航物流产业,注册成立济宁矿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2015年4月,梁山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当时的梁山港所在地还是一片荒芜的洼地,杂草丛生,水鸟嘶鸣。为了让瓦日铁路和京杭运河“两巨头”在梁山实现“手牵手”,济宁开挖了17.1公里航道,新建了9.18公里铁路专用线,加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打通了南四湖至东平湖段的水上通道,满足了通航常态化用水需求,济宁终不负期待,实现“无中生有”。
2021年4月,梁山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正式通航,这不仅标志着我国黄河以南京杭大运河河段全部实现通航,也让梁山成为京杭大运河航运“北门户”,并一跃成为连接西部煤源地和长三角地区的关键性港口物流枢纽,可谓“一出生便风华正茂”。
梁山港采用“前港后厂”的模式,拥有亚洲最大跨度钢结构封闭式储煤棚,储煤能力高达90万吨。那是多大?储煤棚大门上方“济宁港航梁山港”7个大字,每个字面积就有100多平方米。
据统计,现在每天都有近4万吨的煤炭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运到梁山港,再通过京杭大运河直达长三角等地区。
济宁梁山港。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 供图
走进港区内,并不会如想象中那样,煤灰遮天蔽日。据港区负责人介绍,梁山港启用了全国首个“无人放仓装车系统”,试验成功了全国第一个万吨列车智能卸车机房,还引进全国首台智能火车清车机,以及108辆LNG清洁能源货车和10艘LNG船舶。
之所以如此懂煤,因为济宁本身也是产煤大户。
早年,济宁煤炭开采业颇为发达,滚滚“乌金”通过现代化管道被输送到地面,成为济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的重要组成。
1970年初夏,在一个叫落陵村的大洼里,30多名技术人员、100余名退伍军人开始动工修建济宁历史上第一对矿井——落陵矿井。落陵矿井是济宁能源集团的起点,也是该集团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落陵精神”的起点。
1999年,运河煤矿建成投产。同年8月,济宁矿业集团成立。2008年5月,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挂牌成立。目前,集团煤炭年产能1100万吨,电厂装机容量210MW,年发电量10亿千瓦时,拥有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9座,省级以上绿色矿山5座。
不过,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能源红利逐渐减少,“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一度让济宁如坐针毡。作为济宁市属骨干国企,济宁能源并没有固守煤炭行业。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出于对煤炭等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的了解,为激活济宁深厚的“水运基因”,济宁能源将目光从“黑色”的煤资源转向了“蓝色”的水资源,从“守望矿山”到“奔赴江海”,发展港航物流。
这成了济宁能源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也让该集团成为济宁内河航运大突破大发展的“先锋大将”。
昔日的“运河之都”,正在重新焕发荣光。
设计:周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