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密码|累计引入全球好物超35万种,“展品变商品”秘诀何在?
郁斐 海报设计
进博会的“带货”能力有多强?
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以来,各大展馆人气火爆、新品首发应接不暇。
在乐高展台,一座高度达4.75米、由超过30万颗乐高积木颗粒拼搭而成的大型主题装置成为进博观众争相拍照的打卡点。自首届进博会以来,乐高集团已累计首发24款新产品,其中17款来自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
2024年11月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连续七年参展进博会的乐高集团展台。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热销的不仅仅是乐高。据商务部统计,前六届进博会已有近25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亮相,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累计组织1130多家外资企业和投促机构赴各地开展精准对接,不少展商在中国开出新门店、新工厂、新研发中心。
第七届进博会开启首日,上海交易团“首单”落地青浦:采购商上海诺银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参展商HIWIN GmbH签署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采购订单。此后,意向合作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的“空中出租车”M1 eVTOL载人真机、价值4.8亿美元的雅诗兰黛采购订单……进博“买买买”模式火热进行。
不仅是展会期间,为帮助进博会展商拓展国内市场,上海还搭建了进博会“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展品变商品”,过去六年共引入进博会展品种类超35万种,进口商品货值累计超4700亿元。
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博会正在持续助力,让更多“展商变投资商”的生动故事持续涌现。
展品变商品,他们是见证者和受益者
进博会一直是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的见证者,每届企业展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都人流如织、新品迭出。
2024年11月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优衣库展台。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得益于中国市场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优衣库迄今已在中国超200座城市开设超920家直营门店。今年进博会,优衣库除了带来新产品,还将升级新店开业策略,持续加码中国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进博会“展品变商品”,不仅让尖端产品落地本土,惠及广大中国患者和消费者,也让供应商享受到进博红利。
北京一家钨钢片供应商在瓦里安医疗引领下,从最基本的原料供应商一步步发展成为高端医疗器械供应商,目前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双层多叶光栅生产企业。截至目前,瓦里安已拥有50+家中国本土供应商、约30000+供应商员工,预计在2021年至2025年,其在中国市场年度采购额将增长20%~25%。
溢出效应,让展商变投资商和组展商
进博会连续七年举办,不但为世界各国展商搭建了展示、交流、合作的大平台,也促成了越来越多的参展商变身投资商,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增强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我们从2018年首次参展的36平方米展台起步,到第七届进博会的100平方米,展台面积不断增加,参与的事业部也在逐年增多。”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感慨道,2018年贺利氏首次试水进博会,当时参展的只有两个事业部,但收到了良好的正向反馈。之后几年,该公司的参展产品越来越多,公司高管也越来越重视。
双氧水用钯催化剂是贺利氏在今年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首次设立的“新材料专区”发布的新品之一,是最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材料之一,将助力绿色化工的发展。现阶段,国内流化床双氧水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钯催化剂依赖进口,贺利氏成为国内率先把该催化剂进行国产化的外资企业,帮助客户节约投入成本、提高资金效率、缩短交期。
就在第七届进博会开幕前夕,贺利氏刚刚迎来在华发展50周年。艾周平说,贺利氏在上海闵行落地了4大事业部的多家公司,包括大中华区总部、光伏全球事业部总部和研发中心(从北美迁到中国)、电子研发中心、贵金属交易中心、冶金传感器和光伏等高端生产基地等。明年,该公司计划在闵行成立氢能催化剂研发中心。
2024年11月4日,上海,第七届进博会,贺利氏(HERAEUS)展台。 视觉中国 图
在辉瑞中国区总裁、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Jean-Christophe Pointeau看来,进博会作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不断推动各方共享开放机遇的重要平台。辉瑞已连续六次参展进博会,这次带来了肿瘤、抗感染、炎症与免疫、罕见病、偏头痛、疫苗等领域的24款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4款是首次在中国亮相。“今年是辉瑞在华发展的第35个年头,我们设定了令人激动的‘三倍速中国创新’目标,力争通过创新研发的加速,在2021年至2030年的十年间,将60个创新药及新适应证带给中国患者。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已将中国纳入辉瑞创新药和疫苗早期临床阶段和所有关键3期研究的全球同步开发。”
而在进博会食品展区,七届进博“全勤生”纽仕兰继去年携12家新西兰企业组团参展之后,今年再次携更大规模、更广领域的21家新西兰企业团集体亮相。新西兰纽仕兰乳业亚太区CEO盛文灏坦言,2018年纽仕兰还是初入中国市场不久的小品牌,参展首届进博会时只有50平方米展位,但前六届进博会让纽仕兰搭乘进博“快车”获得跨越式发展,成长为中国进口乳品头部品牌,这让他深刻体会到进博会赋能企业成长的速度与效率。因此,2023年在新西兰贸发局的牵线搭桥下,纽仕兰从“参展商”转变为“组展商”,开放展馆向新西兰企业发起“组团”邀约并获得积极响应,帮助首次参展的“新朋友”拿到珍贵的进博入场券。
盛文灏感慨,进博会持续帮助参展企业提升发展速度、质量和容量,释放强磁力,让企业“来了还想来”,从“头回客”变为“回头客”。今年的21家新西兰企业中,既有第一次参展的新朋友,也有去年就参加组团的老面孔,譬如太平洋羊驼等企业在本届进博会上已经拥有了独立展位。越来越多的新西兰企业通过进博会,真正感受到开放中国蕴藏的巨大市场机遇,选择投资中国、扎根中国。
2024年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汽车展区,大众集团展出的老款保时捷911跑车。 中新社记者 富田/视觉中国 图
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也让汽车展区的展商受益匪浅,大众汽车就是一个鲜明例子。
2023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10亿欧元(约75亿元人民币),在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成为该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可使产品上市周期缩短30%。今年4月,该集团又追加投资25亿欧元(约19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而在去年7月,该集团还作出两项决策:一是携手一汽大众,共同向开迈斯增资约8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加速在中国的充电网络布局;二是牵手小鹏汽车,面向中国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了大众汽车集团的第二故乡,“我们希望在进博会上展示我们坚定践行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我们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未来规划,将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产品和技术研发。过去的40年充满了收获,也将激励我们走向下一个40年。”
为了助力新征程上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擦亮“投资中国”品牌,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活动的“强磁场”,第七届进博会还将举办“投资中国”自贸试验区专场推介、外资企业圆桌会等活动,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充分彰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和各方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