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投资人把脉2024年:看好硬科技和出海,但别期待超额回报 |界面预言家㉔

admin 2024-08-27 12:14:06 266
投资人把脉2024年:看好硬科技和出海,但别期待超额回报 |界面预言家㉔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李京亚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刚刚画上句号的2023年,是投资人普遍体感寒冷的一年。去年不仅募资难、退出难,项目推进周期进一步拉长,过往热门投资领域也纷纷降温,让本就不多的上升赛道变得更加拥挤。

在一级市场筑底的漫长过程中,大热的AGI(人工通用智能)几乎是唯一一个逆势上扬的赛道。华兴资本的调研结果显示,2023年底之前,只有两成一线机构没有出手这一领域。尽管如此,投资行业的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迁。

2023年的创投圈彻底告别了“野蛮生长”时代,对投资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开始用更保守的方式为创业公司估值,投资审美也趋近风险厌恶。即使面对似乎可改变一切的大模型,也会回归技术创新和价值本质来做出判断。

为了更好地把脉2024年的投资趋势,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九位投资人,谈谈他们眼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中既有顶尖风投的创始人,也有扎根汽车赛道的产业资本以及硅谷投资人,涉及的话题既有对环境的理解、节奏的把控,也有机构的变革、原则的坚守等各个方面。

几乎每位投资人都提到了寻找非共识的重要性,即一些还没有被发现、理解,甚至会被质疑的认知,也都点明了新的国际化周期中结构性投资机会所在。

新的秩序正在建立,需要投资人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并做出相应改变。但鉴于整个行业的已投项目已处在堰塞湖阶段,留给他们调整的时间也不会太多。

嘉程资本创始合伙人李黎:大模型创业公司需打一场硬仗

2023年,VC的投资方向变得越来越“重”,从互联网等轻资产公司逐渐转向科技实业公司,且由于大环境低迷,美元端和人民币端的募资都进展缓慢。

具体到一级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流动性骤然降低(IPO和退出受阻),杠杆倍数不再。这背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二级市场低迷的影响,企业估值普遍大幅降低。

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很难获得快速的超额回报。甚至未来几年,一级市场也难有这样的机会,更不用说再投出一家字节跳动这样的超级创业公司。

但创新不会停止。历史上每个经济低迷时期,都是由科技来引领产业的新变革。

进入2024年,航空航天、生物科技、机器人、人工智能、数字健康、新能源、智能制造这些领域仍将是科技类VC们持续关注的投资机会。在各自的大产业中,新的一年也会有进一步的细分投资主题。这当中尤以生成式AI最受关注。过去一年,该领域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技术涌现,但昨天的创新极易被新创新所迭代,一切都有可能瞬间成为历史

回顾过去的周期,投资人几乎往TMT领域的每个大小主题里都砸过钱。但和过去模式创新类公司的投资相比,硬科技的投资逻辑显著不同。前者需要烧钱去验证其商业模式是否成立,后者的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成反比,即如果解决了一个真正困难的技术问题,企业将面临最小的竞争。解决的过程,会以相对较低成本去做技术验证。

ChatGPT的价值不言而喻,但要构建出通用大模型,这个过程非常难,且不确定。其他大模型初创公司更是如此。

现在,华为、字节、百度、腾讯等巨头都在以更迅猛的姿态进入大模型领域,意味着大模型初创公司会打一场更艰难的仗。

沃衍资本合伙人金鼎:2024年不要期待超额回报

如果2023年是资本寒冬,那2024年或许就是深冬。

国际地缘冲突加剧、大众消费意愿降低、企业投入减少等因素,都延缓了经济的大规模复苏。过往的热点投资领域开始降温,优秀的创业项目也在减少。为此,投资机构如何优化和整合投资项目变得非常重要。

2024年的不确定性很多,比2023年更多。我们对于长周期的,特别是与新兴基础建设相关的,由尖端核心制造工艺、底层技术推动的领域尤其关心。各个产业资本的能力范围不能一概而论,最终还是要聚焦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长期跟踪发掘才会有回报。

2024年最好不要期待超额回报,对LP可交付的合理回报才是努力的方向。

现在一级市场创业和投资的赛道高度重合,都all in硬科技,文化创意和娱乐以及其他新模式常常无人问津。文娱及新模式的发展极大依赖于环境因素,对流量、获客的投入相对巨大。过往的一些基金大投入大产出的方式,风险已经超出了可控范围,非常难以把握。反观以科技为导向的项目,价值容易估算,发展相对可以预期,投资人自然聚拢而来。

对于2024年的投资思维,我不认为投资人会从现存的方向急剧转变到其他方向,但在细分赛道会有一定差异化,每个机构的要求不尽相同。

中国企业正在经历新的扩张周期。要想在当下的环境中提升资本的有效性,那些专注于投资国内市场的创业企业,就必须面对几个关键问题:市场的容量是否足够大?国内对于相应市场的替代需求是否可持续?技术壁垒到底有多深?如果我们有机会深入到工业制造的各个领域,还是会发现不少自给率极低、需求旺盛的赛道。

做产业投资的挑战一直是多维度的,内部竞争剧烈,波动性大,机构聚焦的相对同质化导致企业估值无法快速回归,同时叠加资本市场退出渠道的收紧,让众多投资者都感到2023是非常艰难的一年。但危中存机,与其做无用的焦虑,不如把宝贵时间用来充实自己,锻炼团队,对未来有更好的准备。

天图资本创始合伙人冯卫东:继续看好智能硬件类消费品

我们原本以为疫情结束就会迎来各方面需求的大反弹,未料黑天鹅事件频出。

很多人问天图还会坚守在消费赛道么?其实消费本身就是GDP最大的一块构成,所有的经济活动最终都要导向老百姓的消费,这是一个非常宽的赛道。

需求在不断变化,总有新的消费品类可以投资,加之国内供应链水平和创业人才的储备和涌现,这里面仍然有机会。过去几年热钱不断涌入消费领域,又迅速撤离,现在消费行业“退烧”反而有利于供求均衡,提高创业效率。

我们继续看好智能硬件类的消费品,但不看好某些产品力不够、靠烧钱扩张的商业模式。一旦资本市场遇冷,这种模式的资金链很容易断裂。

对于投资策略本身,天图基本的判断原则不会变,要投代表未来趋势的一些赛道,它的商业模式和价值能得到可靠的验证。由于退出环境的变化,今年肯定还有一些不同的考虑。

我们现在采取的就是不那么依赖一级市场的投资方式,比如并购投资,帮助龙头企业进行产业整合,还有做优先股,约定优先分红权的投资。此外,也适当考虑一些创业初期的,代表着巨大的创新、技术含量高的消费创业项目。

整个行业的已投项目处在堰塞湖阶段,累积了差不多10万个项目。按照现在的IPO节奏,很难完全消化,所以需要市场不断进行创新,预计今年会有更多创新项目出来。

一级市场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当下企业的要务是活下去,然后再看是否有超常规发展的机会。融资成功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估值。

北汽产投执行董事贾广宏:主流赛道进入“整合收敛期”

2023年,不仅一级市场资金的属性和偏好进一步变化,整体一二级市场的热度也都有较大幅度的调整。要特别注意的是,多个主流赛道的产业发展进程,从“扩张发散期”进入了“整合收敛期”。

2024年,大部分初创包括独角兽公司,都要面临融资和销售的双重压力挑战,但这反而间接促进了产业资本跟创业公司的深度互动。近期我发现很多创业公司都开始主动寻求产业方的资源支持,也非常认可产业投资人的一些战略级建议。不过,这对投资机构把控产业变化节点的能力和资源情况提出了更高要求。

无论市场热度如何,最终结果都应是扎根产业链条的团队脱颖而出。他们不仅要真正解决下游客户的问题,还需要做到极致地优化,才能获得更多认可。适度的分散投资组合带来的非良性竞争,并不能加速产业升级的到来。

我相信今年依然会有类似LLM(大语言模型)这样的涌现效果被发现,数字智能体的认知能力还没有确定瓶颈在哪里。从投资逻辑来说,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所有中国制造业和科技业的优势领域,去寻觅这种涌现效果的所有可能性载体。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新机会仍不断涌现

当下资本市场确实进入了一个周期的“冬天”,一是募资难度加大,二是过去几年比较热门的赛道有所变冷,但不乏有一些新的机会涌现。

生成式AI浪潮兴起,让我们看到大模型、机器人,以及将两者进行结合的具身智能赛道有望快速发展。被大模型技术带火的光芯片也成为炙手可热的赛道。

新能源领域也还有机会。今年极端气候越来越多,碳中和已经十分紧迫,还是需要继续投资氢能、聚变能等清洁能源,实现深度脱碳的转型。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慢性病患者数提高,生命科学行业,尤其是抗衰老方面也极具前景。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制造业势必会从传统制造转型,升级成高端制造,因此先进制造业仍值得投资。

此外,我们还会持续关注新材料、合成生物学、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硬科技项目,继续围绕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去布局。

前几年科技企业还存在一些泡沫,甚至有一小部分的泡沫比较严重。这两年市场归于理性,这些企业的估值正在被“修正”。大家都说,优秀的企业是可以穿越周期的,现在二级市场降温了才知道哪些企业真正有核心竞争力。

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 硬科技投资难度不断加大

2023年,投资科技已经成为一级市场的共识,这也是未来中国最大的红利。许多科技创新企业已经从“Copy to China”,进入到真正的原始创新阶段,并且开始进行全球化探索。但硬科技投资周期长、风险大、退出难,再加上一些前沿技术自身带来的门槛和壁垒,使得投资难度增加了。

今年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赛道出现了新的热潮,投资人在不同程度地观望和出手。目前两个赛道分别面临算力和产业化路径尚未统一的挑战,这非常考验投资人对于产业化时间节点和出手时机的判断。

由于地缘政治的因素,算力不再像原来那样充满开放性,尤其是一些高端算力会存在地域限制。中国一定会考虑算力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先进性,算力公司的市场价值会凸显。

第二个大的机会是机器大规模辅助人,但如果要实现人形机器人的普及,并真正用到人的生活中,有特别多的技术门槛要解决。如何务实又浪漫地做好每个阶段的投资部署,是既有机会,又有挑战的事情。

我们一直坚信人工智能会与所有行业结合,但了解AI的人不一定了解行业。一群高智商的人去研究神经网络,但对具体行业不了解,技术就很难融入。

创新工场前沿科技基金总经理任博冰:新周期对投资人要求更高

去年投资人们之所以遇到一些挑战,我觉得是因为投资机构在对生存方式的适应和未来道路选择上遇到了很多两难问题,坚持和妥协都不容易,对个人更是。

AI 2.0的投资刚刚开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和多模态、Agents等to B应用领域可能都会有爆发点,但在投资逻辑上其实共识不多,超额回报非常看投资人的能力。

AIGC应用的普惠点在2024年还很难实现,to C(面向消费者)优势商业模型相关的要素尚未完全成熟,但可能在2025到2026年看到新的崛起故事。

当前模型能力的竞争十分激烈,大模型公司需要面对以OpenAI为标准的里程碑和时间表,这给公司带来全方位的挑战。这种创业难度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异曲同工,但比AI 1.0时代好很多。当时的公司要从0创建,且对商业化并无助力。

生成式AI浪潮已经令投资人的思维和行为发生了变化,在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面临技术基础设施的演进过程,而应用生态是与技术演进紧密结合的,会促进多领域的技术交叉和新的硬件平台发展。对比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的演变,这次的周期对投资人的要求更高,但也是一次时代的红利。

2023年创投圈已经展现出全领域出海的趋势,部分领域甚至有很多成功案例。但这段旅程里也有很多困难,目前投资人在出海路径、公司形态演变甚至法律架构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多未知,因为国际环境也是复杂多变。

在2024年,整个创投行业的转型期会持续,从宏观到微观都会为适应新环境而调整。

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细分领域将有各种“非共识”共存

2023年,投资机构变得更加理性,更加主动地做退出管理。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创业者都进入了深水区,开始聚焦先进的生产力工具带来的效率提升。

今年我们继续看好AI、新能源、高端制造、 出海等领域。其中AI将继续向企业的工作场景以及产业的纵深领域拓展,同时也将出现一些全新的东西,比如AI Agent(人工智能体)等。不管面向企业还是个人用户,此前在应用层有长期积累的企业都将有机会借助大模型对产品进行升级,提高产品的性能。

在企业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将最先被AI整合和升级。在用户端,生成算法带来了个性化的内容消费和调优,现有的内容APP都可以用AI优化。其实去年在影视等领域,已经有一些AI生成视频公司跑出来。生成式AI将是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主题。

新能源是我们持续看好的领域,其本质是可再生能源代替碳基能源的革命。过去两年,储能、光伏已经得到放量发展,在上游新材料方面仍有很多技术壁垒。伴随未来技术路线的突破和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进程,电子电气架构、半导体、零部件等都将有一些新机会。

出海也是毫无疑问的重点。当前很多产业国内增速见顶,出海寻找更广阔的增长空间将是一种长期主题,而这个机会属于拥有供应链优势、技术先进性、优秀产品基因的创业公司。

我们还看好生物科技,该领域的关键技术也有突破,未来几年基因编辑、神经科学等领域都非常值得关注。

现在投资行业已经达成“科技的大共识”,但在各个细分领域,以后都将是各种“非共识”共存的情况,这也是一家投资机构思考的根本。

Fusion Fund创始合伙人张璐:收并购交易会持续活跃

2024年,生成式AI将引发横纵两个层面的投资机会。

纵向维度是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目前可以明确的是,传统行业的专属模型会快速发展,且涉及垂直领域的选择。我们看好有海量高质数据的行业,例如金融、保险、物流、化工和医疗,再有就是正在崛起的太空科技。

横向维度则是跨行业的技术应用,包括如何去支持人工智能应用层的落地,这需要很多底层技术的投资。

现在大语言模型面临算力成本和耗电量成本过高,以及数据延迟、数据隐私这四大问题,相应的都有新型技术可以解决应用落地的挑战。若对这些领域进行投资,可推进AI在各个产业的快速整合和崛起。

另外一个我非常想重点强调的机会是开源模型。其在2024年会取得更快速、更长足的进展,很多中国的创业团队和华人背景的团队在开源领域表现出色。这是一个全球开发者能够齐头并进,相互协作的绝佳领域。

经历了2023年,投资人工智能已经变成一个太宽泛的概念,因为每个公司都会应用人工智能。新的技术发生后,人工智能变成一个超级工具,会促进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只在科技行业,也在传统行业。

但不是所有行业都可以创造出供VC投资的几十亿美金级别的机会。这反而可以解释,为何更明确的马太效应是2023年一级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资本、人才与资源都高度集中在优质企业之上,于是淘汰速度更快。但这样一个市场,也为未来顶尖企业的快速发展铺垫了基础。

2024年,硅谷投资人一定都在期待美国股市的调整和变化。我还是相信要多条腿走路,收并购是我们重要的工具。

美国硅谷一直有非常活跃的收并购市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活跃的IPO市场带来的弊端。以前做收并购较多的是科技公司,现在一些传统行业的大型企业也在快速地做很多收并购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里,全球医疗领域出现了17个10亿美金以上的收并购案,数量惊人。我相信2024年收并购交易会持续活跃,量级也会加大。

阅读
分享